Hithu

似行吟中

入画的:(入画的)这些画题中,单个的形体被卷入到大的范围中,以致产生了一种全面的运动的印象。假如存在真正的运动,那就更好,但这并不是必须的。可能是错综复杂的形式,以其错综复杂的性质产生了入画的效果,或者产生了特殊的面貌和照明;在事物的固体的,静态的形体上面,产生运动的因素总是在起作用,这种因素并不存在于对象中,这也表明,整体只作为一幅适合于眼睛的图画而存在,即便在想象的意义上也不能用手抓住它……
……根据同样的原理,有一种入画的废墟的美。在废墟的美中严格地构造形势被破坏,而且当墙垣颓断,斑驳脱落时,墙的表面之上会活跃着闪烁与颤动的生命。当边缘变得躁动不息,几何线条与秩序消失时,建筑就能同自由移动的自然物体,同山丘林木结合在一个入画的整体之中。

线描与图绘,触觉与视觉

平面与纵深

封闭的形式与开放的形式

比较自由的布局不仅得到允许,而且成了主流(文复时期)。对于我们唯一重要的是这种布局(构造风格的封闭形式)曾经是可能的,然而后来它就不再可能了。

绘画能够成为构造的风格,而建筑则应当是构造的风格。绘画只是在它摆脱了构造的特性束缚的地方才显现出自己特殊的价值;而对建筑来说,取消构造的构架无异于自毁。在绘画中本质上属于构造学的东西只是框架,但其发展是以这样的方式进行的,以至图画与框架分道扬镳;建筑是明确地有构造性的,而且似乎只有装饰才能够更自由地表达自己。

首先,构造的风格就是严谨地布置和明确地坚持规则的风格;另一方面,非构造的风格则是多多少少隐蔽地坚持规则和自由布置的风格。
其次,一切在限制和完整的意义上起作用的东西都属于构造的风格,而非构造的风格则打开封闭的形式――即它把完美的比例转化成不太完美的比例,以明显的未完成形象取代完成的形象,以无限取代有限。静止的印象消失了,紧张和运动的印象出现了。
再次,与此相关的是从生硬的形式到流动的形式的转变。

巴洛克的程序在各个方面都是相同的;它不允许混乱无序侵占秩序的位置。而是把严格地接受约束的印象转变为较自由的印象。非构造的形式总是在构造的形势的传统中得到反映。一切都取决于出发点。规则的松弛只是对那些曾经把规则看成自然的艺术家才有意义。

多样性统一和同一性统一

这一章的主题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古典艺术通过使各个部分成为独立的自由的组成部分来达到统一,而巴洛克则取消了各部分的一致的独立性以利于更统一的总体母体。前者是各种特征同等的关系,后者是从属关系。
我们先前讨论过的范畴已渐渐把话题引到这种统一上了。涂绘风格把诸形状从孤立中释放出来;纵深的原则正是由一致的纵深运动取代连续的单个平面;而非构造的情趣把几何关系的刻板结构融化为流动。我们不可避免地要部分重复已经提到过的问题,但这里所讨论的问题的基本观点仍然是新的。
……古典艺术强调匀称,巴洛克艺术则强调的是一种主要效果。

清晰性与模糊性(绝对的和相对的清晰)

对古典艺术来说,一切美都意味着形体的毫无遗漏的展现;而在巴洛克艺术中,即使在力图完美地描绘实际的画中,绝对的清晰也变得模糊了。绘画的外貌不再同极度客观的清晰性一致,而是回避它。
……在古典艺术中,一切手段都是为形式的清晰服务的,而巴洛克则原则上避免使图画看上去好像是为凝神静观而安排,并能够在凝神静观中被全部理解。我说,“避免”使图画看上去那样,因为实际上整体的设计考虑到观者和他的视觉要求。每一种真正的模糊都是缺乏艺术性的(?)但是,用一种悖论来说,有一种模糊的清晰性。即使艺术抛弃了完全客观的清晰这个理想,它仍然是艺术。17世纪发现了一种吞没形体的黑暗中的美。运动的,印象主义风格,其本性倾向于某种模糊性。
它不是作为一种自然主义观念的产物而被采用――可视的世界不能单纯地产生完全清晰的画面――它被采用是因为人们有一种对不明确的清晰性的情趣
……巴洛克回避这种(文艺复兴式的)极度的清晰。……巴洛克的美根本不存在于完全可理解的清晰中,而是供给了那些完全不能被理解而且似乎总是要躲避观众的形体。对成形的形状的兴趣让步于对不明确的的,变动的外貌的兴趣。因此,基本的,明确的完全正面和完全侧面的方向消失了,艺术家在偶然的外貌中寻觅富有意味的东西。
……但主要的母题被安排在清晰的视野的焦点上。

《艺术史的基本概念――后期艺术风格的发展问题》

评论